(校政教〔2021〕16号) 滁州学院关于开展2021年创新创业校本课程建设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4-15   浏览次数: 597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进一步丰富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经研究决定启动2021年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立项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授创新创业知识为基础,以价值引领、精神塑造、能力提升为目标,以产教融合、专创融合为抓手,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二、课程类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和竞赛指导与集训类课程。一门课程应包含所选类别中的多数环节,并具有系统性,不建议只针对某一环节设计课程。

(一)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

1)基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普遍方法和创新理论,开设通识性的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2)基于专业发展历史、趋势、前沿挑战以及最新成果中的创新脉络和典型技术,开设“专创融合”的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围绕立项申报、经费预算以及管理、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撰写、专利申报、展示答辩、项目推广、案例分析等环节开设项目学习与方法类课程,培养学生基于项目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本类课程可根据面向全校/大类/学科/专业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建设。

4)围绕目标设计、募集组建、团队激励、研讨交流、演讲报告、多媒体表达与沟通等环节开设领导与沟通能力类课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带领团队高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围绕学生自主创业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出现所面临的程序、风险、挑战、融资、管理、财务、法律等问题,开设创业指导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竞赛指导类课程

与国内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赛事紧密结合,针对竞赛所需知识、技能、组织、流程等内容,整合教师和教学资源开出研究型、实践性强的课程,让学生快速熟悉赛事要求、赛事流程、赛事核心竞争领域等。要求拟开课教师具有该类竞赛指导经验、有研究性参与意识,致力于提升我校学科竞赛的开展水平及影响。

()集训类课程

鼓励具备条件的学院或课外科技竞赛基地,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创新创业集训类课程。以集训班等形式组织,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环节,或采取灵活的上课形式,设置系列研究型、实践型强的且有别于单纯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块,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体验。

三、建设要求

1.学时学分: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创新创业学分。每门课拟设定学时为16-32学时, 对应1-2学分。同一门课程,同一份授课计划有多位教师分段讲授者,在授课计划中要注明各自所讲授部分的学时。

2.任课教师:应热心教学工作,具有创新思维,能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申报。教师可联合不同学科专业的优秀教师,或者知名学者、企业家、优秀创业者、投资人等各行业优秀人才组建教学团队,参与课程开发建设及授课。团队成员一般3-5人,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3.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创新创业类课程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等教学模式。可以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强化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记录和衡量,侧重能力考核,突出成效为本。

4.积累教学成果: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有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和案例库,鼓励教师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申报教学成果,发表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四、计划建设数量和申报立项程序

1.2021年,拟计划建设创新创业校本课程6门。其中创新创业MOOC类课程1项,其它类课程5项。

2.各学院可单独申报或跨学院、跨校、跨单位合作申报,由课程负责人设计基本的课程架构并组建课程团队,由课程团队协同合作撰写课程建设方案,填写《滁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附件1)。

3.申报学院负责人填写推荐意见并签字、盖章,于2021510日前将申报书电子版及汇总表发送至邮箱308255811@qq.com,并将纸质版送至创新创业学院313办公室。

联系人:郑娟,联系电话: 0550-3519310

4.创新创业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形成立项意见,报学校分管领导同意后公示、公布,批准立项建设和试行实施。

五、有关说明

1.创新创业MOOC类课程支持经费3-5万;其它类课程支持经费1万。

2.课程获批立项后,拨付总经费的50%作为启动经费。课程开出后,学校将根据课程教学效果、选课人数和开课次数等确定后续经费。未能在建设期内完成课程建设或中途放弃建设的团队,学校将中止资助。项目经费支出参照《滁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财务处相关文件执行。

3.学校鼓励各学院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建设、打磨1-2门专创融合课程,在满足本学院学生学习的同时,对学科大类中其他专业学生开放,通过1-4年的滚动建设,最终实现各专业专创融合课程全覆盖。

4.MOOC类课程立项建设期最长为2年,其它类课程立项建设期最长为1年。建设期满后,学校对立项建设课程组织验收。课程建设时间需要延长的,经学校批准同意后方可适当延长。

5.所有课程建设内容应至少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团队、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授课课件、习题库、试题库、教学案例、参考资料。在建设期满后,所有课程资源均需在泛雅平台实现数字化。

6.通过验收的创新创业新建课程纳入正常教学管理,应保证=连续开设2个学期以上。课程学时计入相应学时数,教学工作计入相应教学工作量,工作量计酬执行学校教务处相关规定。

7.课程开发完毕后,相关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任何参与开发的成员不得对已经开发的课程开展其他营利性活动,但可以申报各类精品课程。优秀创新创业校本课程可优先推荐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申报。

8.创新创业课程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通过综合教务系统选课。各二级学院负责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运行,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和监督。

9.竞赛类指导课程和集训类课程限于AB类赛事和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的项目。

 

附件1:滁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docx

附件2:滁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推荐汇总表.xls

  

 滁州学院 

202149


责任编辑: 郑娟

版权所有©滁州学院教务处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