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三个课堂”,推进“双创”教育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7-21   浏览次数: 3523

建设“三个课堂”,推进“双创”教育

——在滁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  王诗根

201677日)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交流汇报的题目是:《建设“三个课堂”,推进“双创”教育》。

这里我要说的创新创业教育“三个课堂”,分别指:“第一课堂”课程化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式创新创业训练,“第三课堂”模拟性创新创业实践。这是对学校“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的深化性运用,是结合信息学院实际的创造性实践,是一种“合力式”的素质教育,是一个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一课堂:课程化创新创业教育

顾名思义就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通过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其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是大一开设“专业导论课”。最近两年都是院长、副院长讲第一课,都是安排在新生入学教育当中进行,都会邀请专家、企业家、IT工程师、优秀校友授课,以此巩固新生的专业思想,把握发展前沿,认清就业方向,确立奋斗目标。

二是大一上、大三下,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课。我们采取集中备课、分专题上课、每个专题一位老师、跑班上课这样的改革,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奠定基础。

三是大一专业认知实习。组织大一学生去江浙沪知名IT企业感受一下什么叫“高大上”,什么叫“前途无量”,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

四是大三全年开设嵌入式的校企合作课程。在成功开办两届“技鼎软件班”的基础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校企合作班的课程通过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大三上是理论课、大三下是项目实训课。这样一来,不是技鼎班的学生也可以选修这门课,获取相应的学分,获得这个学分后,毕业也可以免考核进入技鼎公司实习及就业。

五是课程设计、学年设计和毕业设计。这项工作尝试实行系主任领导下的指导教师负责制,从选题到指导到答辩到材料收集整理,一包到底。另外,部分引进合作企业,以小型项目实训的形式开展课程设计和学年设计,效果更佳。

六是SYB培训。过去重视不够,参加培训人数很少。2014年下半年开始从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入手,强调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两年,每次开班,信息学院都按时完成培训任务,让一部分学生掌握创业技能,了解国家创业扶持政策,熟悉创业的各个流程。

七是大四的毕业实习。从去年开始,我们实现了全部集中实习。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到实习单位参加6个月的顶岗实习,实习单位给予每月20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实习结束后留下来就业的同学免去试用期,直接考核转正,给予正式员工待遇。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参加8周的普通实习。集中实习的效果已经显现,体现在学生的就业质量、薪资水平上。就以今年毕业生为例,据我们初步统计,三分之一的学生月薪过万,最高月薪达1.8万。

第二课堂:活动式创新创业训练

就是指以活动或训练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理念是“全面覆盖普通学生”、“重点激励特色学生”、“以赛促学”。

一是“普及型”创新创业训练,是指依托创客协会、计算机学会、网页设计协会等学生社团,在普通学生中开展创客沙龙、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各类普及性创新创业活动,有效培养普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是“项目型”创新创业训练,是指通过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平台,以项目化运作的形式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训练大学生的科研开发、组织管理、团结协作等各方面的创新创业能力。两年来,有20多项国家级、校级项目在研或结项。

三是“竞赛型”创新创业训练,是指通过建设“学院—校—省—国家”四级学科竞赛平台,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我们提出了“大一种子参赛,大二全员参赛,大三自主参赛”的学科竞赛组织思路,以大二为基准,号召全体学生参赛,鼓励大一少数优秀学生参赛,大三学生技术相对成熟些,大部分都会自发自主参赛。通过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将学科竞赛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将我们学生所有可以参加的比赛项目整理归档、列成菜单,每项比赛有哪些老师可以指导,指导老师的名单、电话、QQ、邮箱等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布,然后根据比赛的接近程度,分发给3个社团,请他们牵头承办。3个社团又不是独立地组织赛事的,后面又有3个系作靠山,3个辅导员作指导,有条不紊地组织各项工作。如此一来,既丰富了社团活动,又让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良性互动、持续发展。

第三课堂:模拟性创新创业实践

在第一、第二课堂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学生在“干中学”,为大学生提供符合企业和市场要素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一是在校内信息中心、物联网中心设置50个学生开发员岗位,面向全院学生公开招聘。学院为每一个学生开发员提供工作台,安排工作任务,按劳取酬,每个月的工资补助均不相等,让他们在校期间就接受社会企业的模拟实训。

二是指导有明确创业愿望的学生,积极申报入驻校、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之中植入强烈的创业愿望,使他们系统地接受创办和管理中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创业实战技能,培养他们实际创办企业的能力。今年有6个项目入驻市、校创业孵化基地(市、校各3)。

三是对于创业初期的大学生,学院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设备、场地等硬件保障,提供教育、咨询和技术服务,积极主动地、力所能及地帮助创业者渡过企业初创期,提高初创企业存活率,帮助新企业健康成长。

通过“三个课堂”建设,信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已然形成,效果逐步显现,不仅学科竞赛参与的人数多、参与指导的老师多,获奖的人数、层次、等级也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明显增强,薪资越来越高,更为可喜的是自主创业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具体的一些数据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因为我们深知,我们与兄弟院部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推进会的召开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虚心向兄弟院部学习,力争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

责任编辑: 教务处创新创业

版权所有©滁州学院教务处 2016